上月20日,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的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发生装置泄压的气体事故。由于工厂因水灾停产,停止运作的气淋系统使含有氯化氢的气体散发至空气中,引起刺激性气雾泄漏,邻近工厂区的居民纷纷走避。
中国乐山市劳动安全部副部长早年接受《南华早报》访问时,曾表示多晶硅厂是一个“亮丽的炸弹”,“表面干净无害,但你不会想把它们设在社区”。这次发生泄漏的永祥多晶硅公司便是副部长口中的“炸弹”,该厂曾于2013年发生了“氢化工序”回收装置换热器泄漏并自燃事件,产生有毒烟雾扩散。此次同样发生泄漏,所幸事件无人伤亡。2015年,该公司亦发生多晶硅蒸馏塔泄露燃烧,燃烧引起的烟雾遮天,环保部门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监测。
多晶硅是生产太阳能板的重要原料。 2018年,中国生产了38万吨多晶硅,远超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21万吨)。中国同时是太阳能板的组装地,占全球七成以上产量。企业规模的扩充和集聚、生产技术的提升使太阳能板价格大幅下降,但生产危险性和不稳定性也同样增加,使商品生产更为波动和混乱。
事实上,早于今年7月,占50%多晶硅产能的新疆便发生了两次爆炸事故。 7月2日,大全新能源多晶硅工厂的反应器在氮气置换过程中,因管线震动造成排污阀焊口断裂,导致物料泄漏燃爆。 7月19日,则有保利协鑫新疆多晶硅厂精馏装置发生闪爆。据称,该厂共发生了5次闪爆,精馏界区管廊全部炸断,大量氯硅烷外泄,未有说明伤亡情况。
由于工厂爆炸和泄漏,加上疫情影响,使多晶硅的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激增。《金融时报》报道指保利协鑫在新疆的工厂停产,导致全球产量减少一成,多晶硅价格立即上升五成。通威集团辖下的永祥公司近日的停产及泄漏则使情况更为严重。
然而,在价格波动的背后,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多晶硅生产工人的安全。业内人士的文章指,硅本身虽然无害,但在转化成多晶硅的生产过程中,则会生成氢气、液氯、三氯氢矽等有害物质,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的危险。其中一起较为严重的事件,发生于日本三重县四日市的三菱材料多晶硅厂。2014年1月13日,该厂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12人受伤。
过去两月多晶硅厂接连爆炸和泄漏的伤亡人数始终不明,但无论如何,这些事件已经为太阳能行业的生产安全响起警号。令人担忧的是,太阳能相关企业在本年4月曾表示会扩产,加紧提高行业的占有率,淘汰国内二三线厂房。其中,此次发生泄漏的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矽料产能将在未来一年多翻一番,由目前8万吨增至15.5万吨。两大光伏组件巨头——晶澳太阳能科技公司的电池组件产能将在今年底提高45%,晶科能源公司将提高56%。太阳能相关企业短时间内扩大生产,意味着劳动时间和强度的提高,当中生产过程的安全程序是否控制得宜,实在令人质疑。
中国的安全生产水平仍存在问题,政府部门、工会的监督长期不到位,企业对工人生命安全视若无物,是事故长期高发的原因。从最近的四川广汉鞭炮厂事故可见,市政府屡次督导检查,但工厂在事故频发的情况下仍能复工复产,工会则不掌握工厂的具体生产情况,置身事外。面对当下和未来中国多晶硅工厂更严重的劳动安全问题,中国的工会和政府部门应该尽早进行安全监督,不应再将工人的生命放在企业累积资本的赌台上。
推荐阅读
香港码头业工会痛斥公司妄顾工人致疫情爆发,将争取职灾及停工赔偿
图片来源:Science in HD, Unsplash